严格意义上而言:白内障不是生病了,而是眼睛老了,晶状体这个“部件”不好用了。主要是由于老化、遗传、代谢异常等原因,导致晶状体慢慢变混浊,晶状体阻碍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,就像相机镜头变混浊,看东西就会模糊了。白内障是致盲眼病之一,年纪越大,发病率越高,80岁以上,白内障的发病率几乎接近100%。手术治疗才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式,将浑浊的晶状体更换成透明的人工晶体。打个比方来说,白内障手术就好比给照相机换镜头。▷进入手术室后,手术眼需要滴入表面麻醉剂。▷在手术床上仰卧好,医生会让患者闭上眼睛,然后给眼周消毒,同时和患者做一些简短的沟通。▷消毒结束,患者会盖上手术巾,接着会上开睑器,这个装置会帮忙把眼皮撑开,保证眼睛处于一个睁开的状态。▷接着,医生就会继续做后续的清洁,然后正式进入手术流程。
↓ 切口
↓ 撕囊
↓ 超声乳化
↓ 吸皮质
↓ 植入晶体
做白内障手术是需要装一个人工晶体的,相当于是为眼睛这个精密照相机换了一个镜头。就比方说,我们的一颗牙齿坏掉了,就需要换一颗好的牙齿才能吃东西。现在采用的多为软晶体,即折叠晶体,将晶体放入微小切口中自然展开。晶体也分球面、非球面,双焦、三焦,以及矫正散光等,应根据自身的眼部条件和需求来做选择。人工晶体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,植入后一般可用终身。▷ 可改变晶状体混浊引起的光线通透的问题;▷ 通过晶状体度数的选择,纠正屈光不正,包括远视、近视、散光,多焦晶体还可以同时矫正老花。早期白内障虽然有晶状体混浊,但不足以影响视力,这时可以等待。白内障影响到正常生活时,就可以手术了。白内障手术也不能太晚,到病情非常严重的时候晶状体会变硬,这时手术操作难度将增大,手术风险也随之增加。术后一般无痛感,部分患者感觉患处有肿胀感、异物感,会随着时间慢慢减轻。